1)第994章 绝望边缘_我也想努力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个代言人,推出这么个人出来走向台面,这其实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很多人都清楚,但这个操作一直存在,一直用,最大的用处是干嘛的?

  或许很多人不太了解企业的一些事,一般银行把小微企业定义是年销售额三千万到五个亿这样的。

  这是销售额,不是利润,就是最直观的销售数据,当然这类销售额水分很大,很多企业销售额都是出货数量,没有把退货和赔损算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企业动不动就销售额破亿,例如一家网店一年销售额三千万,实际到手可能就一二百万。

  因为退换货可能占了四成,也就是三千万销售额,实际销售额可能也就不到两千万,剩下的钱,还要除去商品本身的利润,为了打价格战,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也就是剩下顶多两百万。

  这两百万还要除去人工工资,租金等等,老板可能实际到手百八十万,所以很多银行会把年销售三千万定位小微企业。

  这种企业好处就是崩盘概率低,可以一直半死不活的,最多利益小一点,坏处就是很难做大,投资人也不喜欢投这类企业,就是利润空间低,数据看起来好看,但没啥实际利润和技术支撑。

  这也是风投公司一般不看你销售额多少,这玩意注水严重,要看财务报表,实际支出,收入,缴税记录,负债率等,这些怎么做,得做出个数据出来,在推算出市场份额和利润比。

  简单的理解,你有五张信用卡,你一张消费了一万,但你没钱还了,你用另一张去填补那一万,紧接着你又用第三张填补第二张。

  以此类推,这样在一个平台只会看到你一年五张消费额度,给你推送个年度账单,这种账单就不准了,没什么实际意义。

  大型企业销售额可以几十亿百亿,甚至千亿,净利润都是十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这里存在一个和小微企业明显不同的东西了,本质不一样了。

  马长远家这几年负债率过高,银行催得紧,这突然各家供应商也开始要钱,又有两家准备合作的厂商突然终止合作了。

  想赚蚂逗这边的钱,只能去要债了,各家厂商都安排一个小组去要钱,先打电话在直接去马长远家工厂要钱。

  国内很多企业家,尤其被推倒台面上的,都可以找到原本,比如像马斯克的,像乔布斯的,像巴菲特的,这在商业中叫做名人复制,就是找到现有模板,然后去学习对方言谈举止和风格,很快会获得关注和认可。

  赵明阳甚至不怕马长远成长起来会对他有什么威胁,他的价值就是有个名就行了,至于企业,最好和他画等号,出了事他全承担,不出事钱赵明阳赚。

  不到四十岁的人,都有了白发了,没了任何昔日的神采,愁的啊,愁的吃不好睡不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