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超英宇宙之始_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在《沉默的羔羊》片场,休息时间。

  庄耕对所谓的漫改电影完全无感,溜了。

  只剩下王维和贺希,就后者的“灵光一闪”缓缓展开讨论。

  贺希是敦煌最近网罗到的编剧高手之一。

  基本上来说,对于影视剧制作这个行当来说,导演,编剧,演员这些人,就代表着生产力。

  凡是想做大的制片公司,必以网罗其中的高手为能事。

  敦煌最先充实的,就是编剧团队。

  一来,王维最不缺的就是好的故事和好的创意,只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地进行每一部作品的剧本创作。

  所以,对于他来说,把故事梗概提出来,然后丢给一帮靠谱的编剧去集体创作,自己最后再进行一定的修订,才是长久之计。

  二来,编剧最好网罗。

  尽管不像前世的内娱那般,编剧在影视圈的地位,简直比地上还低两层,几乎称得上是全世界地位最低的编剧了。

  但就如今华娱的整体现状来看,影视工业相对发达,也不能说行业对剧本的打磨不上心,编剧却依然处于产业链的底端。

  因为“制片人中心制”下,制片人是天然的话事人,而导演和演员们随着媒体的愈加发达也变得愈加“光鲜”,不断挤压了市场对编剧们的关注度。

  这样一来,很多编剧自然想“编而优则导”。

  但想走通这条路也并不容易,毕竟,故事写得很精彩,不代表着具有影像化思维,在没有拍出一部成功作品之前,想拉到投资哪有那么容易?

  也就是敦煌,允许编剧在影视项目中得到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譬如担任副导演、咨询制片人,甚至于,真有本事的话,直接让你当导演,网罗到了一批有核心创作能力的优秀编剧。

  贺希是其中之一,但他又比较特殊。

  他是相对少见的能在主创名单里独立署名的资深编剧,而且对于电影拍摄的全部流程了然于心,有庄耕的榜样在前,他在最缺导演的敦煌,获得独立的执导资格,照理说不难。

  不过他对当导演不感兴趣,只对当制片人感兴趣。

  王维亲自承诺给予他当制片人的机会,才最终吸引了他加盟。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再正确不过了。

  本来,贺希对“汉尼拔”的衍生影视作品的制片人位置很心动,但现在,突然迸发的灵感,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他有种模糊的预感,如果他的设想能实现,他能得到的,可不止一个普普通通的“制片人”头衔。

  当然,最最重要是,王维没有第一时间否定这个听上去有点“异想天开”的设想。

  “集结超级英雄?很有趣的想法,能具体谈谈吗?”从愕然中恢复过来的王维,一脸平静问道。

  其实贺希只是推开了门缝,并没有真正踏入大门,所以他略作踌躇,道:“我只是有个粗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