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悲剧的开始_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清宫外,朱永耐心在殿外等通传,路过的内侍见到朱永后也纷纷招呼见礼。

  通传内侍刚刚到门口,还不待他开口宣,穿着武将官袍的朱永,理了理袍子匆匆进了殿。

  殿中此时只有朱见深和商辂。

  朱见深来不及吃饭,在啃点心,难下咽时还要喝口茶送送。

  商辂则是低着头坐在椅子上翻看着厚厚簿子,“就是说只有一条水路,叛民大多数会走那里?”

  朱见深点头:“长江流经荆襄的一段为荆江,主有三条水路。

  一路遵大江,过岳阳,临湘和嘉鱼二县,是长江的主道。

  只是岳阳通洞庭外,波浪连天,有风就不能行,船都避着,非行家里手不可行。

  另一路,自鲁家泊经夏水,抵达鄂州,此路支流不怕什么风浪,但有江匪出没,十分残暴,只有第三路可行。”

  朱见深看朱永进来,停下和商辂交谈,走到殿内的案卷橱前,从标记荆襄二字的柜子里,拿出一叠公文和图纸交给朱永。

  “荆襄的地理水系,流民成分,卫所驻军都有详细记录,你先看看,朕再跟你说叛民情况。”

  朱永不敢懈怠,心里有愧,之前他也不信荆襄叛乱,现在他信。

  心里十分佩服朱见深的远见。

  因此朱见深让他做什么,他当然是很尽力完成,双手接过荆襄卷宗,阅览起来。

  商辂那双眼也正深深望着朱永手里的卷宗。

  朱见深笑道:“商学士可要看?”

  商辂摇头:“臣不看。”

  朱见深:“哦,为什么?”

  商辂道:“臣知道越多,陛下关于荆襄的许多事便越难办。

  今天臣是负荆请罪,太过无知,才来请陛下原谅,至于荆襄的事情,臣什么也不知,臣这就告退。”

  朱见深叹了口气,慢慢背过身,摇摇头:“今后,朕也会从商学士进京复职时提的几条改革入手,少不得有官员劝谏反对。

  只希望有一天,商学士在朕被人骂昏庸,御史弹劾时,请商学士记得,朕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大明太平,你能去公正想想这些事的缘由。”

  商辂背着荆条躬身见礼,眼中也有钦佩,“自荆襄之乱明白,陛下是想治理好天下的,臣有分寸,臣告退。”

  商辂将背上荆条取下,疾步走出殿门。

  朱永放下卷宗,道:“臣认为,可从陕西,河南,广西几地调军,离荆襄最近,及时增援,还可以围截防止陕西,四川有流民支援。”

  “你继续说。”朱见深走到御案后取出一个盒子,这才掉头过来。

  “陛下,臣认为剿才是第一,虽说有许多百姓,但更多是白莲教徒,已无法安抚。”

  朱见深点头:“朕也这样想,刘通和石龙两个贼首带领以及白莲教众,连破数县。

  这类流民,直接剿,不能仁慈。

  你们以剿为主力,再派数锦衣卫乔装扮流民,混进叛民中,让刘通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