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摇钱树_大明: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登州城中,张阳径直将知府周明遇带到了后院一间隐密的厢房。

  “周大人,这些日子本侯待你如何?”张阳不冷不热的问了一句。

  听见张阳这冷不丁的一句话,周明遇吓得浑身一个激灵,赶紧起身回道:“侯爷对下官恩同再造父母,下官铭记于心,永世不敢忘!”

  “是吗?”张阳把玩着一对玉茶杯,突然喝问道:“那本候来登州都这么久了,为何你还不将登州的摇钱树向本候汇报,你是想故意欺瞒本候?”

  “侯爷!冤枉啊!”周明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都流了出来,失声痛哭道:“下官万万不敢隐瞒侯爷,只要侯爷需要,下官立刻将摇钱树双手奉上!”

  张阳口中摇钱树,当然不是指真有什么长满钱的树,而是指的登州的两个来钱的渠道。

  这登州虽在山东最东边,可以耕种的土地也不如兖州、青州的肥沃,甚至海岸边还有很多都是盐碱地,根本就无法种庄稼。

  但这小小登州却一直是整个山东最有钱的一个州府,原因无他,登州靠海啊,天然就有两个最来钱的渠道。一个是商贸海运,这个已经基本落入张阳手中,而剩下一个最赚钱的渠道就是贩盐。

  盐这玩意谁都离不开,因为缺了食盐人便会四肢无力无法劳作。

  从春秋时期开始,这等万民皆不可或缺之物便愈发被历朝重视,毕竟当政者谁不想控制住治下的生民?

  到了春秋末年,管仲开历史之先河,将盐、铁收归朝廷统管,任何敢于私制、私售的人都将处以极刑。

  盐也就成为一种战略物资,一直控制在统治者手中,就连现代时空也不例外。

  而在现代时空十分便宜的盐,在大明却不便宜,可是说是无本的暴利,所以张阳说它是摇钱树也不为过。

  正因价值不菲,也就产生一个税种,叫做盐税。而且历朝历代的盐税都是朝廷财政的重要来源。

  以一直被叫作若鸡的宋朝为例,虽然打仗不行,但其搞经济的本事可是甩了大明一百条街不止,宋朝一年可从食盐一项中得钱至少六千万贯,到了北宋末年,盐政收入甚至达到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北宋人口大约六千万,而大明的人口和食盐的产量都是北宋的两倍,但结果呢?

  大明盐政收入最高的时候也不过区区三百万两,到了大明中后期,更是寥寥无几,三百万对六千万,这是什么差距?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灭亡是被土地兼并导致田赋流失造成的,其实不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盐政大量的流失。

  按说以大明的体量和市场,每年的食盐的交易额至少达到了二亿两白银,而明朝的盐税虽说是历朝最低的只有十四分之一,那也该有一千五百万两以上才对。

  结果收上来的盐税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之所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