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七十七章 不同的管理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张闻天、秦邦宪、李富春他们重视经济考察不同,*、王稼祥等人重点关注的是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社会思想改造和教育、科研、卫生等民生方面的相关制度。在陈独秀的陪同下与河西大学的哲学大师们从哲学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应取的思想态度。

  他们能感觉的到陈海松的制度构架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以力得富、治强者王’的墨家思想,‘明法审令、利民萌、便庶众’的法家思想。秦朝就是在商鞅变法后走向富强,最终凭借着兵坚器利、充足的物资、剽悍的铁军横扫中原吞并六国,开启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集权封建的历史,可以说后世的国家制度都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只是汉朝以后出于休养生息的需要推行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随后又对中庸仁爱、提倡礼教的儒家学说推崇备至,意识到天命论、克己复礼等观点有利于统治,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提倡法律秩序逐名的法家、崇尚技能逐利的墨家渐渐远离了统治者的视线。

  站在两千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不能不说尊崇儒家带来的思想禁锢是两千年满足现状、发展缓慢、*加深、贪腐成风、生产落后、社会僵化的重要原因。五四运动时民主主义者们就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却被满脑子封建帝王思想的北洋政府所压制,鲁迅去世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揭露封建礼教对社会的阻碍、对民众的摧残。

  如今陈海松没有大张旗鼓地发动思想解放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的危害,而是通过民主政府的立法,强制改变封建落后制度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相当有勇气和魄力。

  政权产生形式的民主化、法制化,责权利的明确规定,迫使可有可无却作威作福的政府各级官员接受民众的监督,用心为治下百姓服务,深入民间体察下情。制定规划、组织挖掘各种资源谋取治安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否则会被参议会弹劾、罢免。

  政策出台、投资建设、预算方案、人事任免的反复调研审议,获得多数票支持,让政府官员不能随心所欲、轻率决策,提案必须有助于民众得利、有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说服不了大家就无法实施,就得不断地修改直到各阶层民众感到满意。

  而政令一旦通过,就成为所有人都要遵守的法令法规,无论是谁必须全力以赴去实施,大家都有责任监督执行过程。避免了推诿、扯皮、不配合。否则检察院、参议会会启动问责机制。报纸、广播会提出质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社会管理的理念。

  有作为成为政府的追求和要求,许多混进政府试图打秋风得好处的旧官员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