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黄蜂小队_彻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马真是件折磨人的事。

  虽然已经在屁股下面塞了厚厚一层软垫,但依然让林彻感到很痛苦。

  跨着腿站着,是他现在能选择的最优姿势,只是看起来特别滑稽。

  如果他能够自己骑马,应该还不至于现在这样,毕竟练功的时候,那些马步也不是白蹲的。

  正经人骑马,当马在急速奔跑的时候,马上的人其实并不是坐在马鞍上的,而是脚踩马镫站着的。

  对啊,我怎么这么笨啊!

  林彻一拍脑门,他想到,完全可以在自己那个鞍座上加一副马镫的啊。

  想到了解决办法,那便立刻实施,这一来,接下来的路途,能轻松一些了。

  望着改造好的鞍座,林彻大感满意,这时姜才走过来,“郎君,姜某刚才观察了一下,这些汉军的马力已经消耗大半了,估计他们应该不会再追了。”

  蒙古国这时候的军队大致分成三种,一是本族蒙古人组成的蒙古军,二是诸多其他民族组成的探马赤军,第三个就是以北方汉人组成的汉军!

  这临淮千户营就是一支汉军,在蒙古军队中的最低一级。

  “他们能追到现在,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算算时间,我们的信使离开已经快八个时辰了,咱们再多拖一会,援兵应该就到了。”

  嘴上是这么说着,但是林彻却也没有太肯定。

  昨天往东派出的两人,目的地是楚州淮阴县。

  淮阴正好地处于黄河与洪泽之间,堵在边境的陆地通道上,是一个防御重点。

  此时的黄河下游,与林彻前世时候的位置很大不同。

  在历史上,黄河就频繁改道,原因大多是自然因素,也有一些是人为故意的。

  就从一千二百多年前说起,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后世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后世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

  此后几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

  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

  直到两百多年前,宋仁宗庆历八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后世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

  过了十二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后世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四十年便断流。

  南宋建炎二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

  而此时的洪泽,还没有林彻前世时那么宽广,所以还不叫‘洪泽湖’,是一个大概七十里长的长条形湖泊,也算是边境上的一个屏障。

  这样一来,两者之间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