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五章 颁布新政(下)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被开发的时代,海外有无数的‘无主之地’供他分封。

  若是不广开后宫的话,他的儿子辈都能过一把皇帝瘾。再远的……,他都不知道金手指能给生命延续多久,反正活着的时候大梁国绝不会崩盘。

  当然新政关照的不仅是农户人家,商户也有所照顾。与大宋商业上杂乱的管理不同,大梁国规定了所有经商者都要受到商部的管理。

  缴纳的税也相对同一,不会像大宋朝廷那样一句命令随意加征,而且经营的生意也有分类享受不同的待遇,算是对商人的福利。

  但是为防止有大商户操纵物价打压小商贩玩垄断,并没有取消宋神宗时期就设立的市易司。而是继续由此机构来掌控市场平抑物价。

  当然大梁不会像宋神宗那样简单粗暴,大商户恶意压价就让小商人将货物卖给朝廷的市易司,然后再由市易司制定的官商出售来达到平衡目的。

  大梁采用的预防措施是由市易司掌控商品定价权,对商户实行准入制。一旦违反市易司的规定有权取消其经营资格,没收非法所得。而且大梁将来还会设立商品集散区,由官府来掌控商业的走向等等。

  商户的相关法规新政比较复杂,需要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不过大的方向已经确定,可以说给大梁国所有的经营者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环境。

  台下的那些商户们看到后同样反应各异,高兴的自然是那些中小商贩,觉得不安的自然是那些豪富大族。

  不过他们倒没有兴起反抗大梁国的心思,短短十几天内经历了改朝换代,没有被大梁的军兵将他们积攒的财富抢掠一空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真要贪心不足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怕立刻就被人推出去砍头。

  蔡京、王黼那样高高在上的人都说杀就杀,更何况他们这些地位低下的经商之人。

  与喜忧参半的商人们不同,大梁的新政可谓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不看出身只论才华,能通过考试者便可进入大梁的学府进一步学习,再经考核合格后即可外放为官。

  这对汴梁城中的那些读书人来说可是一个相当公平的机会,要知道尽管大宋以光辉灿烂的文化著称也免不了给朝中大员和世族勋贵大开后门,能凭借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寒门子弟还是少数派。这一点还真不用怀疑,看看大宋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寇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寇湘曾经是后晋国公、韩琦出身相州韩家、王安石出身官宦世家、欧阳修官宦之后……,也就是包拯的家世相对贫寒。

  大梁的这举动确实是在给所有读书人机会,而且因为考核的内容相当大梁化,平日里苦读圣人经义的高门大户出身之人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相反那些思想跳脱,才华横溢之人会更占便宜。

  不但如此布告中明确说明,日后大梁会在各地建立学府,方便书生就近读书。哪怕是平民百姓甚至穷苦之家的孩子也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这种将文化知识广布天下的做法确实得到了绝大多数出身不高的读书人的赞同。

  一连串的新举措让汴梁城的百姓感觉耳目一新,除了那些世家大族之外所有人都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即便扈成宣布公审大会结束,也仍有不少人围在木牌周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随着百姓们回到家中,新政的消息也传遍了汴梁城。直到此时他们切实的感受到改朝换代时的巨大变化。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