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二章 要开车先喝酒(下)_神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来这里的,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只能任由上级安排使用固定武器的战士,都是有着丰富的武器使用经验的资深老手,否则根本没资格参与这样的武器测试和评估。

  经验丰富的他们,当然知道郭泰来的话是对的,所以根本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异议。

  甚至于在狙击步枪的使用上,他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口径和大口径的srs和hti,而不是小口径的。

  5.45mm,5.56mm以及5.8mm口径,其实并不是狙击枪最适合的口径,无论是威力还是弹道表现都是如此,这些子弹,根本就不是为狙击步枪设计的。

  他们可以理解郭泰来做出小口径的设计只是为了兼容5.8mm口径重弹,但在这上面的改进并不是特别多。

  枪管内部的膛线和88式完全相同,只是使用了浮置式枪管并且把双脚架改在了护木上,尽量减少这些因素对于精准度的影响,其他的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你没想过设计一款新型子弹或者专用的狙击弹吗?”

  刘将军当然知道北约的子弹表现更好,他的目的并不是质问郭泰来,而是期待郭泰来能拿出一款国内设计的子弹,填补一下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

  在这方面,国内除了独特的5.8mm小口径子弹之外,其他的口径上完全是一片空白,几乎全都是拿来主义。

  种类不够齐全,性能不够优秀,射药材料性能欠佳,研新型子弹能力不足,弱点十分明显。

  几十年来,我国在子弹理论研究方面,借鉴、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较多,自主创新的理论较少。

  子弹研基本沿用了成熟技术,创新和变化极少。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和平时期对子弹的订货量不大,为了节省开支和成本,子弹生产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改造积极性极低。

  “我在化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并不擅长。”

  郭泰来摇头道:“其实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子弹企业拨款少,研能力不足,就算是研究出一款新子弹,口径不能通用基本上就没什么国际订单,只能当做技术储备。

  这方面,我真的无能为力。”

  刘将军执掌这个特殊的基地,当然对于国内军工有深入了解。

  郭泰来的话他理解,整个国家军工系统的子弹问题,当然不可能靠着郭泰来一个精加工大师来解决。

  而且郭泰来后面的话也明说了,和昨天那个反狙击手探测系统想法一致,研只是为了技术储备的话,永远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军工系统又比较特殊,看来只能把问题反映给上面,让上面头疼了。

  三十把样枪,大中小口径各自十把,当郭泰来讲解完毕的时候,各大军区的人立刻一拥而上,开始抢夺起来。

  众人争抢的焦点,都是大口径狙击步枪,中口径的各大军区已经有oo式了,那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