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8章 教学理念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过饭,不急于赶路。随行的人员要装车、卸货等,而杨继业离开垣武城半年了,也要看一看荣盛系列在垣武城的发展情况,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消息传递,韩新勇和韩春妮还有十来天才会到荆蛮楚地,他在垣武城,回家只要一天就可抵达。

  饭后,一行人先去知书堂,看这里的培训情况。垣武城的知书堂主要分为蒙学和夜校,蒙学招收蒙童进行开蒙,收费;夜校则是对自家体系里的成员进行培训,内容是识字、计算、管理基本概念和体系等,以培训体系的管理层人员为主。

  夜校每一期培训人员为三十人,到目前,第一期已经毕业,第二期才开始上学不久。既然是夜校,主要时间都是在夜里进行学习,授课。

  蒙童招收,目前有百余人,是体系内成员的孩童和垣武城里的小孩子,也有像孙家人,送来的几个蒙童。这种学子送过来,是这些家族表达善意而已。

  回想之前在垣武城,与垣武城的学子们往来,孙家、周家等,与华新社、文峰社的往来。知书堂有一个夫子就是华新社的成员,不过是之前的成员,得知知书堂要招夫子授课,在秦浩然的推介下,就过来了。

  夫子姓余,杨继业到知书堂是下午,学童们在温习功课,也要做下午的室外课。知书堂与本地学堂、私塾,最大的区别就是下午所有的学童,都要参加室外课。

  所谓室外课,就是操练演军,其中就有军体拳的练习。长跑、短跑等体能锻炼都是基本的东西,按照知书堂之前的说法,君子六艺。演武是其中之一,虽说让垣武城的士林一轮好些天,但学童们坚持下来,也不见知书堂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有太明显差别。

  余夫子还没走,知书堂规定,所有夫子离开学堂必须在学童离开后才能走人。余夫子是秀才功名,快四十岁了,对于接下去考举人试已经没信心,才来担任夫子之职。

  见到杨继业这个举人,自然要矮一截。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文士之中,就是以功名论辈份的。余夫子比杨继业年龄大二十余岁,可见到杨继业还得称前辈,要以后辈姿态与杨继业相处。

  不然,传出去余夫子会被骂死,也会被士林人排斥在外。

  杨继业笑呵呵地说,“余夫子好,这段时间辛苦余夫子啦。”

  “杨老爷游学半年方回,学识必然精进。”余夫子笑呵呵地,见杨继业很有礼貌也尊重他,自然心里欢喜,作为文人,当然要脸面的。

  杨继业也笑呵呵地,说了一些苏杭的风物,倒是没提到倭寇之乱等事。“余夫子,春闱已过几个月,京都的喜讯早该传来了吧。垣武城今春有多少人金榜题名?我一直在赶路,都不知情。”

  关于京都的事情,在苏杭那边,确实没有人在杨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